
來賓代寫商業計劃書 鎮海天衡制藥搬遷改造項目
(二)垃圾清運量不斷提高、焚燒處理需求穩步增長
城鎮化進程加快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伴隨生活垃圾量相應增加,“垃圾圍城”現象愈發嚴重。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我國生活垃圾清運量呈現逐年增長趨勢,2019年達到2.42億噸。2019年統計公報顯示,我國城鎮常住人口84,843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60.60%。但與發達國家普遍80%以上的城鎮化率相比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因而隨著未來城鎮化率進一步提升,生活垃圾清運量也將隨之大幅增長,亦將帶動垃圾處理需求持續增長。
我國垃圾處理方式主要有衛生填埋、高溫堆肥和焚燒發電三種方式。衛生填埋是目前我國城市垃圾處理主要方式,但隨著我國各地土地價格普遍上漲,城市用地緊張,垃圾填埋場用地受限等因素,填埋處理成本日益增加且存在二次污染風險;高溫堆肥方式具有建設成本高、效益低等缺點,實際使用較少;而垃圾焚燒發電可有效控制污染,經濟效益更高,具有可持續性、安全性等優勢,為政府部門及所出臺的各項產業政策中明確鼓勵的垃圾處理方式。根據統計局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生活垃圾焚燒無害化處理量占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總量比例逐年增加,這代表未來垃圾焚燒發電將作為主流垃圾處理方式。《“十三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明確指出:到2020年,我國城鎮生活垃圾焚5燒處理能力達到59.14萬噸/日,垃圾焚燒處理占比由2015年的31%提高至54%,其中東部地區達到60%以上;填埋處理能力則從2015年的50.15萬噸/日降至2020年的47.71萬噸/日,填埋處理占比由2015年的66%下降至43%。
目前,全國各省市仍處于垃圾焚燒處置率亟需提升階段,且垃圾焚燒發電的垃圾減量化及無害化效果明顯,是解決“垃圾圍城”問題的重要途徑,市場前景廣闊。
安徽蕪湖代寫年產2萬噸六氟磷酸鋰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一)鋰電池行業背景
1、項目符合國家產業政策
2020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明確提出到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國內多個省市均做出了符合自身區域發展的新材料產業規劃,并通過降低相關稅負、提供補貼等一系列強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引導新材料行業的發展。同時,根據《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本項目擬投資建設的六氟磷酸鋰等產品均符合文件所指的第一類鼓勵項目,因此本項目符合國家產業政策。
2、新能源汽車行業景氣度持續提升,鋰電池市場下游市場需求廣闊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2021年1-5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93.8萬臺,同比增長224.2%。2021年5月,我國動力電池產量共計13.8GWh,同比增長165.8%,環比增長6.7%。作為新能源汽車的重要組成部分,動力電池的市場需求也保持增長狀態。鋰電池主要應用于三大領域:消費電池、動力電池、儲能電池。目前,消費類電池主要應用于手機、筆記本等一些3C產品,由于該領域發展已經步入成熟穩定階段,預計每年以10%的速度溫和增長。而動力電池受益于新能源汽車的快速增長、儲能電池受益于風光發電和微網的發展將成為鋰電池增長的重要拉動力。據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發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1-4月全國鋰離子電池產量累積達67.1億只,同比增長62.6%。伴隨鋰離子電池產業的巨大市場需求和良好的發展前景,六氟磷酸鋰市場需求將會同步增長,產業發展前景廣闊。
3、項目符合公司發展戰略需要
公司聚焦含氟精細化學品主業,鋰電及其他材料類作為公司三大板塊之一,公司將加大該領域的投資,逐步加強鋰電中游產業鏈電解液及其重要添加劑領域的產品覆蓋,把握新能源市場的需求先機,提高公司盈利能力,為公司未來長遠發展、高質量發展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二)鋰電池電解質鋰鹽市場概況
1、鋰鹽是電解質核心材料,技術壁壘較高
電解液是鋰離子電池四大關鍵材料(正極、負極、隔膜、電解液)之一,在電池中正負極之間起到傳導電子的作用,是鋰離子電池獲得高電壓、高比能等優點的保證。電解液一般由高純度的有機溶劑、電解質鋰鹽(例如六氟磷酸鋰LiFL6)、必要的添加劑等原料,在一定條件下,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電解質中鋰鹽的性質決定了電解液的關鍵基本化學和電化學性能,六氟磷酸鋰是目前商品鋰電池普遍采用的鋰鹽。由于其較高的技術壁壘,中國僅有少數企業能夠規模化生產。
2、電解質鋰鹽市場需求廣闊
2020年下半年以來,國內六氟磷酸鋰價格持續上漲,一方面是受到供需錯配的影響,下游市場需求超預期,而供給端產能跟不上,庫存處于近三年來同期最低水平;另一方面是受原材料成本上升的驅動。由于六氟磷酸鋰的技術壁壘較高,擴產周期較長,新廠商較難進入,新增產能多由原有廠商投放。考慮下游新能源汽車產銷數據依然良好,六氟磷酸鋰供需偏緊的格局或延續。據研究機構EVTank聯合伊維經濟研究院、中國電池產業研究院共同發布的《中國鋰離子電池電解液行業發展白皮書(2021年)》顯示,隨著下游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需求增長、新興消費領域快速擴張以及“十四五”期間儲能產業爆發,鋰電需求旺盛,帶動我國電解液出貨量在未來保持高速增長。美國能源部2021年6月發布由聯邦先進電池聯合會(FederalConsortiumforAdvancedBatteries)組織撰寫的《國家鋰電藍圖2021-2030》顯示,預計到2025年,中國的鋰電池產能將達到1811GWh。
1、項目基本情況
本項目擬建立公司在大灣區地區的綜合檢測研發中心,整合現有科技研發資源和創新人才,以市場為導向,加強“產學研用”合作,開展綜合檢測領域關鍵技術、前瞻技術和共性技術的研發,提升公司大灣區地市級檢測資質等級及自主創新能力,打造科技管理的主平臺、科技轉化的試驗站、科技研發的主陣地,為公司的持續健康長遠發展提供技術支持和資質支撐。本項目定位于:(1)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為契機,大力研發新產品、新技術,搭建行業智能化管理平臺,以市場需求為研發切入點,以研發提升技術水平,以技術提升產品質量,促進業務發展,形成研發與業務增長的良性循環;(2)通過提升交通、住建、鐵路行業資質,形成以廣州為核心,輻射大灣區九市的技術平臺,提升公司大灣區綜合檢測業務現場服務能力和工作效率。
2、項目背景
(1)隨著對工程質量重視程度的不斷提高,檢測市場有望保持增長
2014年2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整合檢驗檢測認證機構的實施意見》“提出要打造一批跨地區、跨行業的檢測認證集團”。伴隨著全球化趨勢和國際貿易額的快速增長,檢測行業成為中國發展前景最好、增長速度最快的服務行業之一。根據國家質檢總局、國家認監委、國家發展改革委等32個部委聯合印發的《認證認可檢驗檢測發展十三五規劃》,預計2020年檢驗檢測行業將實現3,000億元的營業收入。《中國制造2025》提出的二十字方針包括“創新驅動、質量為先”。隨著對工程質量重視程度的不斷提高,檢測市場有望保持高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