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代寫代做各類PPT 西洪大橋及接線工程(環鎮北路-北環快速路)
(2)項目可實現良好的社會效益
目前桑蠶種植收入為當地農民主要收入來源,本項目通過延長產業鏈可有效促進當地農業產業發展。同時,本項目預計可增加超過150人崗位,有效帶動當地就業,增加群眾收入,助力脫貧攻堅,項目建成后可為馬山縣提供較為穩定的財政收入來源及社會就業,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
(3)建設單位具備成熟的發展條件
項目擬由本公司作為主要出資人和控股股東,與三名自然人股東共同出資籌建,成立新公司作為項目承建單位。其中自然人股東李建周為浙江艾美萊13絲綢家紡有限公司持股90%的股東以及廣西萬贏繭絲綢有限公司持股38%的股東,自然人股東施慶亮和張學富分別為廣西萬贏繭絲綢有限公司持股12%和50%的股東。本公司擁有超過60年的行業經驗,憑借設計、工藝、品質等方面的過硬優勢成為中國家紡行業的領頭羊。公司于2010年上市,具有強大的綜合實力和持續發展能力。廣西萬贏繭絲綢有限公司位于金釵鎮,具備本土蠶絲資源優勢,浙江艾美萊絲綢家紡有限公司亦具備一定規模的生產能力,三者聯合具有成熟的生產條件和基礎。
4、項目建設內容及規模
(1)項目建設內容
為滿足業務發展需求,本項目由本公司為主要出資人和公司法人股東,與多名自然人股東共同出資籌建,成立新公司(廣西繭絲綢有限責任公司)作為項目承擔單位并擬在廣西南寧市馬山縣金釵鎮新建年產30萬條蠶絲被生產線。項目建設期1年2個月,2021年6月至2022年8月,擬建設工程占地總面積為15.67畝(約合10,447平米),計劃建設桑蠶絲綿的生產大樓、倉庫(含冷庫)、原料收購站、工廠直銷商店等,總建筑面積18,964平米。為達到本項目預計產能,還需購置裁剪設備、驗針機等生產設備。
(2)項目建設規模
本項目擬在馬山縣金釵鎮新征建設用地15.67畝(約合10,447平米),用途為工業地產用地。項目投資5,152.24萬元。其中,建設投資3,404.36萬元,生產線及試驗設備費128.00萬元,鋪底流動資金1,619.88萬元。項目工程地上擬辦生產樓(含辦公)3棟,員工宿舍1棟,儲存倉庫(含冷庫)1座,大型原料收購站1座,工廠直銷商店1間及其他生產生活配套設施。擬建設建筑面積18,964平米。
5、項目投資概況
蠶絲原料基地建設項目投資5,152.24萬元。其中,建設投資3,404.36萬元,生產線及試驗設備費128.00萬元,鋪底流動資金1,619.88萬元。預計使用集資金金額不超過3,606.57萬元(含本數),具體各項目投資情況如下:14單位:萬元,%序號投資項目投資方向投資金額擬使用集資金金額集資金占比1蠶絲原料基地建設項目建設投資3,404.362,383.0570.00生產線及實驗設備費128.0089.6070.00鋪底流動資金1,619.881,133.9270.00合計5,152.243,606.5770.006、項目實施方式、地點
(1)項目實施方式
由本公司為主要出資人和公司法人股東,與多名自然人股東共同出資籌建,成立新公司(廣西繭絲綢有限責任公司)作為項目承擔單位。目前新公司已完成工商注冊,項目正處于前期籌建中。項目主體單位各方出資情況如下:單位:%出資方出資比例本公司70.00李建周10.00施慶亮10.00張學富10.00合計100.00各方根據出資比例承擔項目建設及運營所需資金。
(2)項目建設地點
項目建設地點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馬山縣金釵鎮。金釵鎮是馬山縣東部重鎮,地處南寧、河池、柳州三地區交匯處,距離首府南寧200公里,系有“金三角”之稱,交通便利,為本項目提供了較便利的發展環境。
7、項目土地情況
項目區域用地擬為公司購置工業用地15.67畝,該地塊為政府新征地塊,已完成征拆工作,由當地政府負責區域內的水、電、氣、通信網絡供應保障。截至本預案出具日,廣西繭絲綢有限責任公司已與馬山縣自然資源局簽訂《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馬山自出(合)字2021001)。
8、項目實施周期
項目建設期約14個月,2021年6月-2022年8月。
9、項目效益評估
蠶絲原料基地建設項目稅后內部收益率達25.63%,投資回收期為4.32年(含建設期),投資回報良好。
10、項目審批情況
本項目已根據相關法律法規要求,積極推進與投項目有關的審批或備案程序。
(一)集成電路制造用高端光刻膠研發項目
1、集資金投資項目的必要性
(1)當前國際形勢復雜,我國必須形成自主可控的集成電路關鍵材料的產業化能力
當前國際形勢十分復雜,中美貿易戰的影響日益深遠,對我國高精尖產業發展及工業化進程造成了一定的阻礙。目前高端集成電路材料的核心產業化技術仍掌握在國外企業手中,大部分市場份額仍被外企所占據。目前不少集成電路用關鍵材料已經成為我國“卡脖子”的技術領域,如果我國仍未形成自己的產業化能力,在國際環境日益嚴峻的情況下,未來要想形成該領域的國產化,將付出更大的代價。實施“集成電路制造用高端光刻膠研發項目”能夠疏通行業“閉塞”的產業環境,對振興國內半導體材料產業,促進產品升級換代具有重要意義。
(2)作為半導體領域技術壁壘最高的材料之一,光刻膠國產化任重道遠
光刻膠生產工藝復雜,技術壁壘較高,長年被日本、歐美企業壟斷,目前前五大廠商占據了全球光刻膠市場87%的份額,行業集中度較高。我國光刻膠行業發展起步較晚,生產能力主要集中于PCB光刻膠、TN/STN-LCD光刻膠等中低端產品,而TFT-LCD、半導體光刻膠等高端產品仍需大量進口。半導體光刻膠是光刻膠中最高端的組成部分,作為集成電路生產過程中的重要一環,對我國集成電路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在市場拉動和政策支持下,我國集成電路產業整體實力顯著提升,對上游材料的需求也快速增長,但受制于我國光刻膠技術發展水平,目前適用于6英寸硅片的g線、i線光刻膠的自給率約為20%,適用于8英寸硅片的KrF光刻膠的自給率不足5%,而適用于12寸硅片的ArF光刻膠基本依靠進口,光刻膠國產化任重道遠。